文/冬平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两个孩子的妈妈
有些家长反映说,孩子总是学不会规矩,比如吃饭时边吃边玩,不好好吃饭;规定的睡觉时间到了,孩子还是在玩玩具,对父母的要求置之不理;早上起床后时间紧张,可孩子不肯自己穿衣服,到最后父母要赶着出门上班,忍不住向孩子发火;明明说好了在商店一次只能买一个玩具,可孩子见到想要的玩具就哭闹,拿着玩具不撒手……
其实,孩子不守规矩,并不是因为孩子蛮不讲理,更不是孩子故意和父母作对,有时候,仅仅因为孩子只是孩子,在他们的年龄阶段,他们会有自己的愿望和需要,会有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他们也会从自己的角度解读父母的回应。那么,在每一个年龄阶段,孩子都需要学习哪些规矩?父母又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培养规矩意识呢?
一、0-1岁:满足孩子需要第一,适当兼顾大人需要
在生命的第一年里,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对他的需要的敏感而及时的回应,比如,当孩子饿了渴了,拉了尿了,不舒服了……他们都会发出自己的信号,父母需要理解孩子的需要,给予孩子恰当的回应,让孩子感到这个世界是可信赖的,是安全的,孩子最初的安全感也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
一岁以内的孩子需要规矩吗?对婴儿来说,他不能判断什么是对错,也不能判断什么样的行为让大人喜欢,什么样的行为让大人烦躁,但是这时候的小宝宝已经发展出了一种能力,就是记住父母对他特定行为的反应,比如他对父母微笑时,父母也会对他微笑,或者高兴地与他多玩一会儿;他大声哭泣时,父母会过来照顾他,或者烦躁地走开。
对6-12个月的孩子来说,所谓的“规矩”,就是他对自己的行为与父母的反应之间关联性的直观理解。
比如,有的父母在孩子睡觉时抱着孩子来回走,把孩子哄睡着了才放下,小宝宝就可能会有这样的关联性推论:
“我只有被爸爸妈妈抱着到处走,才能睡着。”
当“被抱”和“睡觉”之间建立了关联,小宝宝学到的规矩就是:
“我要怎么样就怎么样,爸爸妈妈累不累一点儿也不重要。”
如果父母不能及时回应婴儿,比如小宝宝吃完饭就立刻被放到旁边,父母与孩子互动较少的话,小宝宝可能会有这样的关联性推论:
“每次吃完饭我就会被放到一边,没有人理我。”
小宝宝学到的规矩就是:
“爸爸妈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的需求不会受到重视。”
上面这两种做法,要么完全满足孩子,要么忽视孩子,都不是理想的回应孩子的方式。
那么,是不是有第三种做法呢?我们既可以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及时回应,又能兼顾自己的一些需求,当我们这样做时,孩子就可能有这样的关联性推论:
“当我吃饱了,向妈妈微笑时,妈妈就会跟我玩一会儿;但是妈妈也有她自己的事情要做,她不会时时刻刻都在我身边。”
小宝宝学到的规矩就是:
“我从爸爸妈妈那里可以得到我需要的一切,他们会满足我的需要,但并不是我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们也有自己的需要。”
当然,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最主要的是给予温暖、敏感、及时的回应,帮助孩子发展对于他人和世界的信任感,为孩子一生安全感的建立奠定基础。所谓的“规矩”,指的是有助于孩子健康发展的心理认知和行为习惯。
二、1-3岁:尊重自主意识,给予孩子选择
从大约18个月开始,孩子已经能够清晰地表现出自我感,典型的一个现象是他们会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微笑,知道镜子里的那个小人儿就是他自己。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自主意识开始萌发,喜欢到处探索,这时候父母在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要特别尊重孩子的这种自主性,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同时坚持温和而坚定的教养态度。
比如,孩子在商场哭闹着要买玩具,父母边嘴里说着“下不为例”,边掏出钱包为孩子买单,孩子就可能从父母的反应中得出下面的推论:
“如果我哭闹/哭闹得时间长一点的话,爸爸妈妈就会满足我的愿望。”
那么,孩子学到的规矩就是:
“我要什么就会有什么,别人怎么样不重要。”
如果孩子在商场哭闹着要买玩具,父母把孩子呵斥一通甚至打孩子一顿,孩子就可能从父母的反应中得出下面的推论:
“如果我哭闹/哭闹得时间长一点的话,我就会挨骂或者挨打。”
那么,孩子学到的规矩就是:
“我的父母掌控一切,他们不会考虑我的愿望和感受。”
上面这两种做法,要么父母言行不一致,只考虑孩子的需要,完全满足孩子;要么完全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否定孩子的愿望,只维护自己的权威。从长远来看,这两种做法对孩子树立规则意识都没有帮助,都是不可取的做法。
那么,是不是有第三种做法,既照顾孩子的感受,又让孩子学会规矩呢?
当孩子在商场哭闹着要买玩具时,妈妈可以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和感受,比如对孩子说:“我看出你很喜欢这个玩具,很遗憾根据我们的约定,一次只能买一个玩具,所以我们今天不能把它买回家,这让你感到很难过。”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找一个不影响他人的地方,让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
然后,等孩子平复下来之后,跟孩子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这时候可以给孩子提供选择:“你可以选择在这里看这个玩具五分钟,然后我们跟它说再见;也可以选择现在离开这里,然后我们尽快去餐厅吃饭。”
当我们以同理心来回应孩子看似不讲理的哭闹行为时,孩子就可能从父母的反应中得出下面的推论:
“如果我因为想要玩具而哭闹,妈妈会理解我的愿望和感受,但她不会满足我,我必须遵守之前跟妈妈约定的规则。”
那么,孩子学到的规矩就是:
“父母尊重和理解我的愿望和感受,但是我不能随心所欲,制定的规则需要遵守。”
当然,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更多地是应该鼓励他们进行探索,如果给他们立太多的规矩和限制或者过分保护,就会阻碍孩子独立自主意识的发展,让孩子变得自我怀疑。
三、3-6岁:发展主动意识,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想要自己做事情,希望能自己做主,自己来做决定。他们也会开始有初步的自我概念,以表示自己与其他孩子不同。比如,孩子有自己喜欢的颜色,有自己喜欢的运动,等等。
在这个年龄阶段,给孩子立规矩,是希望孩子能够学会对自己负责,同时能逐渐体谅他人,在考虑自己需要的时候照顾他人的感受。
比如,孩子在玩完玩具后不收拾,妈妈在说过几遍之后就放弃了,然后边叹气边自己收拾,那么孩子可能得出这样的推论:
“如果我拒绝收拾玩具,妈妈就会帮我收拾。”
那么,孩子学到的规矩就是:
“我说了算,我做事情不必考虑爸爸妈妈或者其他人。”
如果孩子不收拾玩具,就遭到了严厉的惩罚,那么孩子可能得出这样的推论:
“如果我拒绝收拾玩具,就会受到严厉惩罚。”
那么,孩子学到的规矩就是:
“我是弱小的,爸爸妈妈是强大的,我是任凭他们摆布的。”
那么,第三种做法是什么呢?
如果孩子不收拾玩具,我们可以对孩子说:“自己的玩具玩完后必须收拾好,收拾好之后我们就到外面去玩。”
孩子得到的推论是:
“我的玩具必须自己收拾,只有收拾好了才可以出去玩。”
孩子学到的规矩就是:
“制定的规矩是要遵守的,选择遵守规矩对我是有好处的。”
当然,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要尊重孩子的主动意识,在制定规矩时要跟孩子一起商量,让孩子参与到做决策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同时帮助孩子发展同理心,学习体谅和照顾他人的感受。
四、6-12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为孩子提供协助
进入学龄期的孩子,开始努力掌握学校要求的知识,参加各种兴趣班,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任务,能力的发展成为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主要的发展任务。
在这个年龄阶段,对孩子立规矩时要尊重孩子,尤其要尊重孩子付出的努力,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让孩子拥有对事情的掌控感,同时帮孩子树立明确的界限和规矩。
比如,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写作业磨蹭,在这个问题上,首先父母需要明确,写作业是孩子的责任,而不是父母的责任。所以,如果在孩子写作业时,家长总是表现得比孩子还焦急,孩子就会干脆“让权”,造成“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局面。孩子从中也会得出这样的推论:
“写作业是妈妈和我两个人的事情,我可以写得慢一点,反正妈妈每天都会坐在我旁边陪着我写作业。”
孩子学到的规矩就是:
“我可以实现自己的意愿,可以控制妈妈的情绪,我赢了。”
有些父母对孩子过于严厉,在孩子作业上出现一个错误时就要求孩子整页重写,那孩子从中会得出这样的推论:
“我的作业不允许出现错误,妈妈会决定我怎么写作业,我输了。”
孩子学到的规矩就是:
“规矩是爸爸妈妈来决定的,我是个失败者,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那么,第三种做法是什么呢?
把写作业的责任交给孩子,爸爸妈妈只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和支持,孩子从中会得出这样的推论:
“写作业是我自己的事情,我必须自己来负责任,爸爸妈妈很尊重我,也会帮助和支持我。”
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勤奋感的获得非常重要,他们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练习,应对学业挑战,学会同伴交往,学会为自己负责,在立规矩时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总结来看,规矩的制定既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和相应的发展任务,又要考虑不同孩子的不同特点;既要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又要考虑家长的现实需求;既要为孩子设定合理的界限,又不会限制孩子个性的发展。
规矩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制定合理的规矩并执行,是我们以孩子的健康发展为出发点,为孩子将来的幸福人生所着想,而需要认真考量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