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站在这里希望能够把大家的思路打开一下,或者跳跃一下,我们进入到一个美育的大的范畴。
我们知道美育是非常重要的,而语文既是一个基础的学科,同时文学其实就是一个大的美育概念当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音乐与美术与戏剧与影视都有着不解之缘,是相融相生的。
我一直记得我的小学中学的语文老师,当他们深情并茂地为我们朗诵一篇美文,或者用他们非常漂亮干净的板书在黑板上留下字迹的时候,他们给孩子带来的一种美的熏陶和一种审美的取向,那种功德是无量的,所以至今我也非常感念他们的教育。
美育归根到底是一种情感的教育,在这个方面我相信大家都比我更了解,一些知名的人士古今中外对于教育对于美育的一些见解。
到底什么是教育,教育只是在教书教知识还是在培养人?我想雅思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这一句话是一直非常打动我的,我也在今年教师节的时候特别把这句话写在我的微博里,“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呼唤另一个灵魂。”
我和我的同事们就发现,其实在我们今天中国的转型期还是有社会问题是非常突出的。
第一个就是当今社会特别是教育对于人的发展,还是具有很强的功利性、逐利性和片面性,它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特别是儿童的身心的全面发展。
第二就是知识的灌输也远远大于探索和能力的培养。
第三就是相对封闭的学校的环境和需要动手动脑提高生活能力的社会实践也比较的脱节,使得我们的很多的孩子要去一个夏令营都让妈妈们根本都放心不下。我觉得这些其实都是对孩子的身体、心灵、情感、价值观、人格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一些不利的因素。针对这几个重大的问题,解决方案也一定不是一蹴而就或者是简单划一的,既然我们把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作为教育的一个目的,我们不得不看到艺术教育或者说是美育在儿童特别是像小学时期的孩子的身心成长发展方面所能够起到的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蔡元培先生、叶圣陶先生、丰子恺先生都在这方面有非常精辟的论述,我记得丰子恺先生其实就是要推广或者提倡所谓的艺术之心,他认为艺术之心就是道德之心,就是孩子们对自我的认知和对道德的一种追求。在国外也有很多的教育学家做过这方面的论述,他们说美育是让孩子通过去发现自己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的世界和人文的世界,从而发现美好、发现精神上的高尚真挚和善良,从而对自身的价值予以肯定。所以我们看到教育特别是美育实际上是让孩子锻炼了一个综合的能力,这既有观察能力、有感知能力、有表达能力、有想象能力、有沟通能力、有审美能力、有创造能力,它与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也是一脉相承的,让这些孩子能够更加主动的和有能力的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包括对外部的世界有一个相对客观和公平的评价。所以它的作用绝不仅仅是教一个孩子会唱一首歌,或者会画一个画,或者是拍了一个照片,而是孩子对于自身的认知在这潜移默化当中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与治愈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他指出了这样的一个道路,就是美育和智慧智能的这个教育相辅相成,同时它最终的目标是来塑造高尚的人格与德育。
当今天的AlphaGo可以打败围棋大师,当我们的智慧城市可以用人工智能提高效率、减少污染、增加我们的出行效率和各方面的一个管理的能力的时候,我们现在在教我们孩子什么?等到我们孩子长大的时候,他不仅面对的人和人的竞争,他还要面对机器的竞争,他要做什么?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孩子做好怎样的准备,去适应未来的人机共生的一个世界?
其实我们就发现在这个时候,我们更看到了人的智慧的可贵在于他的综合的感知能力,在于他的常识,在于他对美的欣赏,他的想象空间、他的创造力,还有人和人之间的情感的流动和人和人之间的这种能量的交换,这些是机器可能短期之内或者是在极长的时间内都不可超越的。
孩子们的对世界的感知能力、他们的本能、他们的常识,是一个非常大的智慧的宝库,而我们过去恰恰忽视了这一点,而去向高阶智能的这种提升。在高阶智能的这种提升当中我们又把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二位,而把知识和某种技术的灌输放在了第一位。
但恰恰知识技艺包括一定程度的推演,这些其实将来机器会比我们做得好得多,我们的孩子只需要有一个机器人的助理可以完成很多的工作,就像我们今天不再打算盘一样。所以我想它对于教育的一个镜像,就是它作为一个镜子反射回来我们对于教育的理解,还有我们对于人的发展、人的智能的开发究竟怎么样看待,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借鉴。
孩子们特别可爱,他们有自己的世界,有非常丰富的情感,但是他们找不着机会去表达,而艺术教育既是目的也是某种手段。如果它是一种手段的话,它就是帮孩子们去实现更加完善的情感成长的一个手段,所以爱就是最强烈的、最持久的、最有创造力的一种情感,爱有非常丰富的维度。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发现孩子有了这样的一种理由,去跟父母有一个情感的互动,也让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需要自己的陪伴,孩子们是不会嫌弃父母这种贫富差别的,他们需要的是满满的没有保留的爱,所以认识爱的价值,养成爱的态度,培养爱的表达,是我们期望在这样的艺术课当中能够带给孩子的一种能力。
我们也积极地通过各个方面的资源,让孩子们能够展出自己的作品,包括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了我们孩子的一些优秀的作品。这是他们画的过年回家,这都是小学二三年级的孩子画的,《我的老家》对于家乡的一种爱。最近我们还有一个课程很有意思,就是让孩子们过暑假的时候,每个人从家乡带一抔泥土,然后把这个泥土装在玻璃瓶子以后呢,通过中央美术学院老师的一些指导,把这些做成方的格子,把泥土粘黏在一起的时候,哦,原来我们家乡的土比你们家乡的土黄啊,我们家那个土比较黏啊,他们就对自己的家乡的土在质感上有了一种认识,然后把它拼成了一个中国的地图,让孩子们知道我们中国是有这么多多元的泥土、家乡、乡村、城市来组成的,这是他们对老家的一些回忆。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他们有着一颗没有被污染的心,有着自由的想象的空间,我们成年人所需要做的就是尊重他们,保护他们,并且帮助他们成长。
特别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认为老师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或者说孩子们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在你们的手中,就在你们每一天的熏陶滋养当中,每一个小小的生命就像一个芽儿一样慢慢地生长。
如果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实现自己最大的潜能,我们这个社会也会变得美好得多,我们相信人的价值不是用贫富来衡量的,而是以他丰富的程度来衡量的,所以在我分享的最后再次向老师表达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