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学心得>我们应该给孩子怎样的艺术教育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1-05-17 20:03:47

   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当天真可爱的孩子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便能通过画纸上简单幼稚的涂鸦,来传达自己对这个广阔世界的认识。那些原生的视觉形象,无不展现出儿童对于想象力的表现和审美的诉求。那么作为教育者,我们究竟该给孩子什么样的艺术教育?如何在艺术教学中给予孩子更多的帮助?

    早在1919年,蔡元培先生便提出“文化进步的国民,既然实施科学教育,尤要普及艺术教育。”1967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纳尔逊·古德曼教授创立了《零点项目》理论与研究机构,倡导艺术思维的认知方式,推动科学与艺术对话,并建立以艺术教育为中心的校园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艺术对于人类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性。

    艺术学习有助于儿童形成缜密的思维与学习能力。通过艺术鉴赏,使儿童对艺术作品所采用的材料、呈现方式以及独特的细节产生兴趣。那么,通过对多种艺术风格的观察,引导儿童认知艺术作品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情感表达与主题的关系、艺术家与作品的关系,从而建立起一种精细严密、跨学科式探索的学习模式。

    我们曾经都是有创意的小孩,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有多少这样的特质被鼓励或保存下来,就决定了一个成年人的创意有多少。艺术教育最禁忌的是学生没有自己的想法,在艺术教学中,模仿和重复也成为影响学生创意性思维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在艺术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先获得对学习目标与问题情境的了解,然后经由讨论、假设、比较、探索、试验等活动,主动寻求结果或答案,最后再按预定目标对结果予以评价。这一过程中,教师是资源提供者,是辅导员,是催化者,教师应引导并鼓励学生寻找答案,但不要直接提供答案。

   一个从来没有和孩子玩在一起的教师,实在很难成为一位称职的艺术教师。真正好的艺术教育教师,应在课堂中带给孩子平实、朴素的美感,从心灵深处唤醒孩子充满童真、智慧的心灵。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让孩子快乐成长,对生活充满好奇与想象,对他人有善良和关怀的心,唤醒他们对世界、人性美的感悟。

   因此,笔者认为,在艺术教学过程中,首先,老师要对儿童有充分的了解与关爱,这是艺术教学的基础。同时尊重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艺术教学绝对不是简单的手工制作或学习绘画简单的图形和实物,艺术课程的设计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不仅仅是把教科书上的知识简单传递给学生。因此,儿童的兴趣、发明、想法,以及自己所经历的艺术史,都应该是学校安排艺术课程的参考和依据。艺术教学需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位充满想象和经验丰富的儿童,以保存他们所展现的艺术家气息。

    其次,注重启发与引导式教学。艺术思维具有跳跃的、非线性的特点,艺术创作的过程又是自发性的个人经验和内心感受融合的过程。没有启发感的艺术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在艺术教学中,启发和引导的方式便显得尤为重要。比如以一株植物为主题进行艺术创作,教师要给予孩子关于这种植物的完整概念。不仅仅是简单的描述色彩、形状与表现手法,而是真正要营造出这株植物生活的土壤、环境、生存状态以及产地、季节以及它背后的象征意义。这样,孩子才会以多角度的视野去观看、去思考、去感知,从而产生灵感的碰撞。

    第三,在艺术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孩子产生疑问和提出问题,因为发现问题,便是创意的开始。艺术课程的教学概念不能固守不变,需要建立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训练他们思考的弹性,才能让他们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未来。此外,还要在课堂中建立“权威”。除了要关注孩子的个性化发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诉求外,老师必须具有权威。这个权威不是外在的威权,不是个人的权利。真正的权威来自在个人学术领域的透彻,人性的典范,道德的标杆,真善美的化身,孩子会因为崇拜这个老师而喜欢学习,接受这个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