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学心得>教育部: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1-2项艺术特长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6-08 08:54:08

美育课堂要教会学生基本艺术知识、艺术技能,让学生有欣赏美、体验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1—2项艺术特长。培养每个学生具备艺术特长,这是下一步推进学校美育改革的关键。

美育是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美育不仅仅是培养优秀的艺术人才,同时也是每一个学生都要接受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围绕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王登峰表示聚焦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移风易俗”转变美育育人价值的认识,带动美育教学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如何做好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首先要对美育的育人价值有一个充分和深刻的认识。美育不仅仅是吹拉弹唱等技能,而是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而且一定是面向人人的。所以既要在美育的课堂上教会学生欣赏美、发现美,也要教给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美育教学的改革,就是要围绕着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立足于教会学生艺术基础知识、艺术基本素养和专项艺术特长。

通过我们的美育课堂,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艺术知识、基本的艺术技能,要让学生们有欣赏美、体验美的机会,同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1-2项艺术特长,也就是让他们有创造美的能力。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要围绕着教会、勤练、常展(常演)去推动我们的美育教学改革。教会的内容我刚才已提过,勤练既包括练会学校课堂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欣赏美和体验美的经验。常展(常演)就是在我们音乐美术等艺术课堂上,经常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以班级为最基本的单元,在学校要组织经常性的艺术活动。课堂学什么就展什么,就像学语文课可以写作文,作文可以评奖比赛。学会了唱歌,学会了弹琴,学会了绘画,学会了戏曲,也要进行展示和展演。

下一步我们要推进大学生艺术展演和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的改革。核心就是立足于教会、勤练、常展(常演)的美育教学改革目标,实现每所学校都要举行经常性的艺术展演和展示活动,每年组织省级集中展示,在这个基础上每年都组织不同项目、不同内容的全国性的艺术展示和展演,每三年举行一次综合性的学生艺术展演。


二、以改天换地的决心和努力,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场地器材设施建设,全力实现教会勤练、常演(常展)目标。要实现教会、勤练、常演(常展),师资队伍建设和场地设施器材的建设非常关键。下一步教育部将按照两办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大对艺术类教师的培训和培养的力度。各地都要加大力度对美育教学硬件条件设施的建设,同时我们也会加大学校美育信息化建设力度。

三、是以众志成城的氛围推动美育评价体系改革落地落实。要实现教会、勤练、常演(常展)的目标,需要调动师、生、家、校、社五大主体的积极性,包括教师、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师、生、家、校、社是陈宝生部长强调的教育的五大主体,调动五大主体的积极性,就需要改革完善教育评价体系,进一步推进学生艺术测评的制度,同时要加强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估,推进中考美育的改革试点。

要进一步总结地方将艺术科目纳入中考的经验做法,丰富完善艺术测评和美育中考的实践,让美育的评价落地落实。同时要把各地各校推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情况纳入到督导和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双一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调动各校和各地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能够真正实现美育的全面的改进和加强,能够进一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纯洁道德、丰富精神” “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能够为我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高质量发展贡献美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