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学心得>美育化人,美美与共——《论语》中孔子的“美育”思想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8-02 09:14:14

“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即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学生思想,发展学生品德,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美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按照个人的喜好,在相对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它是在学生精神状态比较放松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象由心生,境由心造,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关涉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精神教育,对人的言谈举止和礼仪规范具有重塑净化作用。同时,它与人的创造性思维又有着直接的关系。它在体现着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的同时,又鼓励通过实践活动用全新的方式去进行。

QXI}@L%Q5)RLRJ(}R_]T]@8.png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也提出了许多与美育相关的名句。所谓美育是以人的感觉能力、知觉能力为基础,以体验美、表现美能力为目标的身心能力,培养审美能力不仅需要感性体验,更要结合理性知识,因此这不是浮于表面的自我感动,而是感性和理性思维共同结出的果实。

D9[6CV2%KETY~`HRYEE`8VF.png

孔夫子为什么强调“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兴于诗”。孔子《八佾》中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表明一个人在国家社会生活中,想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待人接物、言辞修身各个方面都应当是从学习《诗经》开始,只有这样的感性语言认识,才会有“美”的感受,才能“绘事后素”,立德修身。今天我们用“中国梦”来激励人心,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全民族的“兴于诗”。“立于礼”。《礼》即是社会的规则、仪式、制度。《论语》说:“不学礼,无以立”。学礼守礼,从具体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严格地遵守礼的规定,才能克己复礼,以正其身,是为立也。今天我们加强制度建设、强调制度自信,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新时代的“立于礼”。“成于乐”。子曰:“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为人不仁,那么他所演奏的音乐也将不会是令人愉悦的。更重要的是,《乐》本无经,而在于人的创造,是建立在《诗》的感性和《礼》的理性基础之上的升华,是二者相互融合于“人”和“仁”的产物。“兴于诗”“立于礼”当然重要,但“成”却在于“乐”。在今天看来,“乐”不仅是音乐之“乐”,快乐之“乐”,而是在道德的普遍高尚,活力的竞相迸发,精神的昂扬向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不断实现的,“安得天下尽欢颜”之“乐”。

%ZU0_C_BQ272{ZMF3}R0Y{X.png

“审美就是要通过对于美的热爱,来培养人的高尚的情操,使人懂得美。”在美育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美育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兴趣。而美育思想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在第二语言课堂中已有运用,提升教学效率的方法也不胜枚举。因此,作为重要的教育思想,美育在目前我国的教育中也有许多体现:如临沂大学大型舞台剧《沂蒙情深》美育民族魂,诠释了临沂大学红色黄埔的厚重积淀和深刻内涵。话剧《青春榴火》跨越时代的初心,揭示了红色基因薪火相传、血脉永续的主题。大型红色原创话剧《沂蒙母亲》追寻革命传承,见证了沂蒙大地感天动地的鱼水深情。一幕幕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一段段感人至深的历史记忆,一句句朴实无华的沂蒙乡音。精神扎根于大地,情怀厚植于现实,从波澜壮阔的历史中一路走来,从沂蒙老区到齐鲁大地,沂蒙精神丰富了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浸润出我们共同的精神本色,一个个伟大的沂蒙故事中展现出推普的特色内涵,临沂大学的学子们也在美育中感受到“党群同心,军民情深,生死交融,水乳与共”的沂蒙精神。

人民与国家成长之路,繁花似锦,美的体验与培育,浇灌着我们精神的百花园。古今中外,先贤们对于美育的思考从未止步,这些思想结晶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我们正在大踏步迈向现代化,尤其需要加强美育。作为当代青年要处处留心皆学问,才能增强美的精神底色,才能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才能让青春之花开遍世界。愿祖国与人民沐浴于美育之下,施一方沃土,成芝兰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