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专业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应予以高度重视,其重点体现在本科阶段人才培养上,这是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全面培养和提升本科生的综合素质,是培养高层次专业艺术人才的重要环节。而对专业艺术教育的思考必然触及对艺术学科发展的认识,包括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市场需求、如何完善人才培养的综合指标等,这些都是推进艺术学科建设的关键。针对艺术学科提出的发展要求,既要体现专业艺术教育的特色,去除同质化,又要能够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全面素养的高质量人才。专业艺术教育本科教学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的革新等方面,都需要更好地体现本科阶段专业艺术教育具有的全面发展的特色,这对于专业艺术教育及艺术学科发展有着积极的导向性作用。
关键词
专业艺术教育;本科教育教学;艺术学科发展;导向性
01引 言
艺术教育一般分为专业艺术教育和普及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是为培养专业艺术人才而开展的专业性教育。因此,专业艺术教育有非常明确的专业针对性,突出体现在艺术技能教育和艺术素质教育两方面。艺术技能教育比较显著,如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戏曲、影视和设计等。艺术素质教育则是养成教育,主要体现在艺术理论教学上,如艺术史、艺术美学、艺术批评以及交叉和应用知识等有针对性的艺术研究型课程。就目前我国的专业艺术教育而言,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教育在生源上是截然不同的,前者主要来源于艺考生,后者主要来源于文理考生。而在实际的艺术教育过程中,两者既有区别又有交叉。伴随着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随着艺术学科发展的演进,专业艺术教育在艺术技能之外对于人文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专业艺术教育与艺术学科发展的问题便成为当下关涉艺术教育全局的热点话题。
专业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应予以高度重视,其重点体现在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上,这是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是可言,专业艺术教育之本科阶段的教育教学,应是极为重要的根本,打牢基础,全面培养和提升本科生的综合素质,是培养高层次专业艺术人才的重要环节。与此同时,关注专业艺术教育又触及对艺术学科发展的认识,包括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市场需求、如何完善人才培养的综合指标等,这些都是推进艺术学科建设的关键。当然,专业艺术教育不可否认是基于个人兴趣和人文素养的,应当说,整个专业艺术教育的全过程都是教育者启发受教育者共同实现领悟与体验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动觉感知来表达自我,这种艺术创作和艺术表现对于培养形象思维能力以及用艺术的形式沟通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自然,专业艺术教育并非只是艺术技能的传授,其更是整个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诚如法国作家福楼拜所说:“越往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塔底分手,在塔顶结合。”的确,艺术离不开科学化的抚育,也离不开人性情感的孕育。专业艺术教育与理论艺术教育相比,更需要遵循艺术与科学的育人规律,不是单纯的技能或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应当从艺术学科培养的大目标,即从艺术传统、现代艺术、艺术精神、艺术综合能力的多重性上真正实现“授人以渔”的教育。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和认识专业艺术教育的特性,推动具有引领性的艺术教育事业,本文选择专业艺术教育几个热点话题为切入视角,谈谈自己的认识,并与同道共商榷。
02“以本为本”的专业艺术教育发展思路
专业艺术教育之本科教育具有非常突出的基础地位,这是其他教学科研机构无法替代的教育层次,是最能够体现专业艺术教育的教学特色之所在。专业艺术教育要求在保证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开展充分的艺术技能教育教学。关键是在本科阶段合理地、科学地处理文化与理论知识和艺术技能教学的关系,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专业艺术教育以培养实践人才为主,本科担负着重要的艺术规训基础的职责,从艺术教育教学特殊性来讲,即对高技能水准的技术培训,这里又分为“童子功”和“后天功”。表演艺术类的基础艺术技能多半为“童子功”,通过自幼的练习打下技艺基础。显然,由“童子功”练就的技艺应是在本科阶段之前,即中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中完成,到本科阶段则是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以达到真正的专业艺术技艺技能水准。“后天功”则是本科阶段之前完成基本艺术素养的铺垫,在本科阶段完成技艺技能的规训和提升。由此看来,本科阶段是接受高水平艺术实践规训最为重要的阶段。而不同艺术门类的特性,又决定了艺术技能要求的差异。举例来说,表演类艺术对技能要求很高,如戏曲专业,传统戏曲集唱、念、做、打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训练,就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才,从考察各项童子功的基本把控能力着眼,在专业教育教学上要求学生“曲不离口”地天天练。例如昆曲融合了唱、念、做、打以及舞蹈、武术等身段功夫,又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而著称。在戏曲传授中,关键是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的传承,这就涉及多方面的古韵教学基础,如南宋佚名《中原雅音》、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明代王文璧《中州音韵》、清代沈乘麐《韵学骊珠》等,就需要在教学中熟悉文献,跟导师唱念,方能真正入门。俞振飞在谈及研究中州韵教学体会时说:“夫音韵之学,深同烟海,文人久已视此为畏途。而善度曲者,必辨九声而复控揣之,九声者,阴平、阳平、阴去、阳去、阴入、阳入、阴上、阳上及阴阳通用之上声是也。”可见,戏曲本科教育教学需要规训的基本功及素养功课非常之多,而专业艺术教育正是要解决这些方面课程组合与课程结构的问题,并发挥出引领作用。同样,弋阳腔则是江西地方传统戏剧,弋阳腔的角色分工对南戏传承极为重要。此外,还包括许多剧目的演出实习和传授,如《三国传》《水浒传》《岳飞传》《目连传》《封神传》等。这些正是传统戏曲传承下来的艺术经典,保存传统戏曲文脉并带进课堂,使之成为教学真传。这不仅仅是一句传播与弘扬传统戏曲艺术的口号,更重要的是将传统戏曲艺术的精华继承并保留在戏曲教学的曲目当中,让今人再听到传统戏曲的古传曲。例如元杂剧和南戏音乐,尤其是南戏的两支主脉——昆曲与弋阳腔,能够让后人听到六百年前的戏曲古韵。
二是专业艺术教育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其本科阶段的基础是不可或缺的专业能力基础。艺术教育需从本科起培养学生对艺术审美感受包括理解、鉴赏和表现的认知。重点在于针对学生进行艺术的基础规训,以及对学生艺术审美的领悟与践行方面的技能进行评估。也就是说,无论从事艺术创作、艺术史论、艺术管理,还是面向艺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应用,大多数生源仍然离不开专业艺术教育的基础培训。这里仍以戏曲教学为例,在本科阶段的实训特别是在针对“童子功”基训的提升中,确实有必要重视艺术素养课程教学,这是提升学科教育的关键。传统戏曲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一方面体现着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审美与价值,另一方面蕴含着中国艺术文化的综合素养。换言之,需要从传统戏曲表演、传统音乐、传统文学、传统文化观念等多方面来熏陶和培养戏曲本科人才。
曲学大师吴梅是一直倡导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家,始终重视艺术教育的学科化建构,特别是在“艺识”和“史识”学习上提出高要求,使得戏曲教学能够联系曲目研究与舞台表演产生实际效果。据说早在1922年9月,吴梅应陈中凡之邀到东南大学国文系任教,在讲授“戏曲概论”和“南北曲律谱”的课程时,他随身携带曲笛,让学生知音识曲,将昆曲演唱技艺引进了大学课堂,其学程中又专论曲律,给出审音、制曲的标准,可以说这为近现代戏曲教学与研究奠定了学科发展基础。20世纪中国戏曲史学科发展中,王国维是另一位重要的开创者,与吴梅被视为“双峰并峙”的奠基人。钱钟书之父钱基博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中评论说:“曲学之兴,国维治之三年,未若吴梅之劬以毕生;国维限于元曲,未若吴梅之集大成;国维详其历史,未若吴梅之发其综例;国维赏其文采,未若吴梅之析其声律。而论曲学者,并世要推吴梅为大师。”由此推论,对于演唱艺事,吴梅则充分认识到戏曲艺术的综合价值,并没有如王国维那样依然停留在戏曲文学层面的探究上,而是从艺术学的范畴来立论,着眼于戏曲艺术本体的全方位研究。借此比照,这也是我们应当理解的本科专业艺术教育的实质所在。一流本科专业艺术教育有其自身的历史积淀,尤其是师资结构及教育教学的文脉传承更是无价之宝,如上海戏剧学院在戏剧戏曲学领域的引领,可以说体现出了艺术教育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价值。
三是本科阶段是专业文化身份确立与认同的重要时期,培养专业艺术的跨学科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和艺术修养,本科自然是最佳阶段。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来看,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构成高等教育的三个层次,是高等教育最为重要的环节。其原因就在于本科教育是引导专业人生成长的根本,其知识和能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奠基和推动作用。如今,本科教育正逐步形成三种基础类型:一是学术性本科教育类型,即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前期教育,提供基础的学术训练,或是继承大学教育基本传统,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二是专业性本科教育类型,主要培养各行各业技术骨干和业务骨干,这类本科教育同样重视学术基础训练,但其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问题奠定基础,重在培养解决社会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也考虑后续研究生教育的接续,主要是基于专业自身的发展需要;三是职业性本科教育类型,主要侧重职业技能训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生涯发展,其教育教学模式更倾向于适应职业需求。对照而言,艺术教育包含这三种基本类型,应该说这三种类型不分高下,都是艺术教育整体发展的需要,缺一不可。
相比较而言,专业艺术教育的本科阶段需要牢牢把握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其一是在“实”上下工夫,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把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作为检查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其二是在“本”上下工夫,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作为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点。其三是在“德”上下工夫,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真正提升师资的“师德”素质。常言道,教育者的德行素质如何,直接体现出师德诚信和师德修养的水准,师德过硬,才可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宋·陈淳《闲居杂咏·隆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师者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艺术教育若要为人民服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就要从培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提出要求。
2019年,教育部提出本科教育是否一流的标志有五点:一是有无一流师资队伍;二是有无政策和制度保障一流师资队伍配置到本科教育中去;三是学校是否把一流学科优势、一流科研优势转化为本科教育优势;四是一流科研成果是否及时转化为一流本科教育内容;五是能否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创业的人才。这五点,可说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本科教育的指针,是做好本科教育的基本依据,自然,也是考评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准,因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
03依托行业背景建设特色化发展的优势学科群
我国高校学科的形成,得益于我国近现代学术研究和教育发展的推动。传统观念是以学问为本,一直维系着大综合知识体系,即儒学包容万象,翰林院的士大夫是其代表。直至20世纪初叶,受西学影响,主要是新式学堂教育的兴起(这是在清末壬寅学制、癸卯学制,以及民初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戌学制作用下出现的),使学科概念逐步确立。学制具体规定了学校的性质、学校的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和学校之间的关系,这就强烈要求对传统学问知识进行分科,知识分科或分类也是西学教育传统倡导“学术交流”与“学术自由”的根基,这样学科逐渐在我国学制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比如1902年在壬寅学制的方案中就推出八大学堂,即经学科学堂、政法科学堂、文科学堂、医科学堂、格致科学堂、农科学堂、工科学堂和商科学堂。今日学科概念成为共识,各个学校的发展也都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但这里有一个关键的认识问题,就是学科发展应有依托的行业背景,基于行业来建设特色化的优势学科群。例如设计类专业、影视类专业等,就非常明显地需要依托行业,而行业发展得如何,正是其教育获得发展的基础条件。此外,这也是学科去同质化的一条途径。
就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来看,艺术院校优势学科群的形成一般经历三个阶段:“专业—学科”发展阶段、“学科—学科群”发展阶段、“学科群—优势学科群”发展阶段,这也是目前国内高校发展的大趋势。但学科发展不可能脱离社会现实,特别是地方艺术院校的定位更是与地方需要及特色产业紧密相连。也就是说,如若地方缺乏支撑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条件,即便是学科建立起来,也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所以说,建设基于特色化发展的优势学科群,就是依托行业来发展。例如交互设计专业,国内在本科阶段开设该专业的院校非常之少,就是因为缺乏行业依托、师资以及辅助工程师,此外设备和行业市场,都不可能由院校独自解决,而是需要有周边产业或是社会支撑。就是看似简单的App动画特效,也需要有实验室与行业(产业)链接的支持才有可持续发展的效益。
据统计,2021年全国高校开设数量排名前五的专业学位一级学科依次是电子信息、艺术、翻译、会计、法律,开设高校数均在200所以上。这表明专业艺术教育高级人才培养仍然有其发展空间,当然学科专业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其结构更需要合理调整,这是影响整个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的说法,为进一步支撑知识创新、科技服务和产业升级,组织开展了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新版目录印发实施,将继续部署相关专项,有目标、有重点、成建制地培养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事实上,自2011年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以来,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已经明确了艺术学科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名称,学术型称为艺术学硕士,应用型称为艺术专业硕士(MFA)。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辩证地认识其中的联系与区别,是保证艺术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而艺术专业硕士与艺术学硕士的联系,在于它们都是艺术类本科之后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阶段。
自然,对高层次艺术人才教育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早年间,滕守尧提出: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高等艺术教育绝对不应该只是一种专业教育,更不应该只是一种职业的技能或技法教育,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之中坚,注定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按照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来做判断,高等艺术教育与整个人文教育应当形成一体化的发展态势,那么,高层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确需要综合考虑人才培养模式系统的层级关系,探究艺术教育的多样性。为何要有此说呢?主要是针对高层次人才的适应性提出的。比如,艺术教育的师资必定会产生分层,至少会分为专业艺术教育和普通艺术教育两类人才。具体言之,专业艺术教育、职业艺术教育、师范艺术教育和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这四种师资人才培养,就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如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模式的一个缩影。所以说,从认识论、教学论、课程论等教育教学理论出发,来构建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在于建构好分层级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所有的人才培养的基础,不可否认,就在于本科阶段的基础,这是不可或缺的专业能力的体现。
举例来说,普通艺术教育的师资培养,其实并不普通,其能力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说并不比专业艺术教育师资要求低,反而要求更趋全面,其重要原因就在于适应市场对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院校从科学发展出发,坚持知行合一,增强了人才培养目标与实际需要的匹配度。在师资方面要求“双师”模式,但这种“双主体”模式不可能长期以设置双岗位来解决教学问题,最终是要合为一体的,就如同基层卫生院的全科医生配置。因而,就培养高职院校艺术师资而言,需要在重视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强化对职业人文素养的要求。毋庸置疑,普通艺术教育的师资培养也是如此,唯有综合鉴赏艺术、艺术理论、艺术实践技能等全面的知识与技能,才能胜任教育教学的工作。依此可言,这一切仍然需要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之上再去拓展与提升。
再如,在交叉学科和技术交互融合的新时代,当下传媒的发展对戏剧影视类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在学科建设中注重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让不同学科之间产生共鸣,促进戏剧影视类专业更长远的生态发展。文学、历史学、美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共同推动戏剧影视类学科自觉产生新事物。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将创新能力综合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互新融合,让技术与时代背景充分发挥作用,影视戏剧类学科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整合。近年来不断出现的戏剧“新剧场”,如舞蹈剧场、文献剧场、媒体剧场等,以及影像节目新形式,如《典籍里的中国》《故事里的中国》,还有网剧等,都是新手段、新媒介及其相互融合创造出的新的表达和新的力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电视剧《觉醒年代》,该剧综合运用最新的影像技术与音乐、美术及多种视听艺术手段,大大强化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影视行业发展背景之下,在专业教育中全面促进艺术修养、文化修养和人格修养越发显现出其重要性。影视专业教育的建构需要在影视学、美术学和音乐学以及技术等学科协同发展战略引导下,培养影视(古代题材)或游戏编剧、文案及创艺策划等。结合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影视剧特别是历史题材作品的主创团队不仅关心“怎么拍才能更有卖点”,还开始注重影视剧的专业性和美学价值,观众更是对其是否尊重历史、还原历史有着堪称“苛刻”的评判。如2019年最火的暑期档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除了演员的演技、故事的节奏等外,剧中的美术设计效果也大受好评,其中对唐朝长安城、靖安司、拔车游行等历史场景的完美再现,与负责《长安十二时辰》美术设计、概念设计的团队北斗北工作室密不可分。据报道,在《长安十二时辰》的概念设计中,导演和美术指导对北斗北工作室制作的要求就是“真实”,因此该设计团队对古代城池营造、机械运动、木工制作等古代艺术进行深度挖掘,再加上科技手段的引入,引领了行业发展的新业态和新动能。毫无疑问,专业艺术教育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持续创新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因而专业艺术教育要关注对学生终身能力的培养,发展特色的学科群,才能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04专业艺术教育中艺术理论知识教学的实施建议
时至今日,随着艺术学科建设逐步完善,专业艺术教育在“道器”层面的认识也逐渐有所改观。一方面学科升格为学科门类之后,专业划分越来越明晰,从培养目标上对某一艺术门类的技能掌握被进一步强化,对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扩大为学科以后,专业艺术教育需要按照学科门类来建设,以往相对狭窄的专业艺术教育方向专业内涵变得更为丰富。况且,在如今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人才的培养目标已有相应的调整,特别是随着人们对艺术文化普遍需求的提升,对艺术文化素质的培养是不可回避的。哲学家邓晓芒在谈艺术精神本质问题时论述道:“生产劳动所包含的艺术性因素是生产劳动的精神方面,后来的纯粹艺术则是这个精神方面的独立化。艺术本质上是精神生产,而不是物质生产。艺术产生于生产劳动,不能仅仅从(或主要不能从)早期艺术因素对生产劳动在技术上、生理上的促进作用方面来理解,而应从它对于劳动者们在精神上、情感上的统一作用方面来理解。艺术的本质是情感的表现和传达(或情感的‘对象化’),它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通过人与物的关系所表现和实现出来的人与人的精神关系、情感关系。”艺术的精神本质决定了专业艺术工作者必须是有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完善的人格并能以有别于他人的方式表达其独特的思想情感的文化人。此外,在新文科背景下艺术学科“人的培养”问题,归根结底要注重新文科强调的专业基础“融通性”“通识性”与“应用性”的互融,这在艺术人才培养方面体现出跨界融合教育的新理念。这一新理念适应新时代、新使命对于推进新文科建设的需要,让艺术学科真正实现培养新型艺术人才的作用。
事实上,无论是从艺术精神的本质,还是当前新文科教育的新理念来看,在专业艺术教育中艺术理论知识的教育教学方式值得思考。以艺术史课程设置为例,艺术院校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在本科阶段专业艺术教育中开设相应的门类艺术史课程,如美术类开设的美术史论、设计类的设计艺术史论、表演类的音乐史论等。无论是从授课对象还是授课目标来看,专业艺术教育中的艺术史论课程建设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专业之“本”是教学主导思想的确立依据;二是要有“用”的社会适应性。由此,从根本上要形成新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扭转艺术类本科专业教育长期存在的功利化、短视化的倾向。在理论知识教学中遵循“以本为本”的教学思想:一是打通学科和专业壁垒,更新教学观念,打好未来发展的基础;二是主张理论与实践融合,特别是要结合自身专业实践有针对性地规划、提升理论知识;三是强化本科教育教师集体性培养的优势,接受多元化教学的启迪。以上三点是由艺术史学科自身的重要性决定的。从艺术学理论学科布局来看,艺术史论作为艺术学理论类学科布局的本科专业,可以理解为是注重或推动艺术类本科专业的“文科教育”,还可以理解为一种整体布局,即推动艺术类本科专业由以往以实践为主体的教育转向综合或大综合教育。这一转变的关键,就在于“综合”,也就是艺术类本科专业全面、系统教育的“综合性”改革。
由于学科知识的发展,大学教育分化出不同的学科和专业,但说到工作岗位,专业的区别就未必如此。那么,如何在专业艺术教育中体现本科艺术史之“用”的适应性呢?这一问题是专业艺术教育不能回避的。比如,以往我们有一个误区,总认为艺术史论是博雅小众教育,升学读研是主要出路。然而,本科教育不应以此为目标,哪怕只有一名学生本科毕业走入社会出现不适应的状况,应该说都应当引起对本科教育教学的重视。艺术史论课程中的各类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如何有效地凝练出自己的认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举例来说,写作文案和文博讲解,如果仅仅会写课堂上的论文体的官样文章,不会写策划书,甚至写不了综述报告和新闻报道(更有甚者博士研究生写不出合格的学术论坛新闻报道),都是通识教育出现了问题,是教学均衡不足。还有“不会说话”,没有临场组织话题以及针对不同听众规范使用语言的能力等问题,其根源也在教学环节,因为现场演说的经验是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完成的。本科学生到博物馆实习讲解,如果连基本职业技能都难以掌握,怎么能说本科通用人才培养是合格的呢?更不用说适应当前艺术类行业发展的跨学科要求,满足社会发展对艺术人才提出的要求了。
这里对专业艺术教育中的艺术理论知识,特别是艺术史论课程的设置与教学的决策依据,提出三个关注点:
其一,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应遵循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重点是根据我国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目标进行专业基础人才需求和专业设置条件的考察与落实。从人才需求来说,目的是了解和认识专业设置的适应性与适用性;从专业设置来说,主要是从学校的学科发展目标寻求定向,突出对艺术史论本科专业学生基础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有艺术史论课程中引导性的教学内容不足、教材编写缺乏引导性思路的阐述等。以“中国古代艺术史通讲”为例,作为一门史论基础课程,纯理论的教学内容势必存在枯燥乏味的问题,但作为艺术史论的入门课,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引领学生进入艺术史探究领域,提升对中国古代艺术史学习的兴趣,就成为一个不能逃避的话题。在专业艺术教育中可以尝试以艺术行业应用型研究为拓展,通过艺术行业案例开展史论教学。
其二,在课程结构上力求有新的突破和探索,坚持在“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要求下进行课程结构的设计。“厚基础”应扩大基础课程的教学内涵,“宽口径”力求按一级学科设置基础与专业课程,力求课程门类多样化,拓宽专业知识面。与此同时,要合理整合专业核心课程所涵盖的基本内容,增加交叉学科和国际交流类课程的比重,使学生在有限课时内掌握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在推进一系列课程结构设计过程中,着重课程设置顺序和进度顺序,保证与知识延伸进程相一致,把握好课程之间的前后关系,这对于学生整个的专业学习至关重要。
其三,需要有学科配套建设的思路。实施专业艺术教育的各类院校大多会依托美术史论或设计史论本科专业,这类专业院校都非常看重艺术学理论学科的配套建设,希望完成从本科到硕士以及博士学位点的建设,以推进学科整体发展,带动学科建设。但问题是,这类专业的设置无论是培养方向还是课程结构,其转变幅度不大,基本治学思路、研究方法和教学方式依然大同小异。相对来说,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学科由于研究对象和治学方式的差异,这类院校的设置相对较少,这势必出现新的“偏科”问题。而提出学科配套建设的思路,就是提倡科学、合理地建设学科专业,注重办学特性的挖掘。
依此可言,探讨符合学科特性、真正体现专业艺术教育中艺术史论设置特色的问题,仍需要多层次、多视角、多方位的思考,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专业艺术人才本科专业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05结 论
我国具有现代意义和现代形态的专业艺术教育发端于20世纪初,在美育精神主导下发挥着主体作用,如蔡元培主张的“以美育代宗教”,这一命题的提出是受到了德国席勒的影响,席勒认为艺术应当能够代替宗教,深入人的主体间性认识关系当中,发挥出一体化的力量。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就当时中国社会状况而言具有特殊意义,指出了宗教作为一种独特的意识形态在思想体系上的局限以及历史上各派宗教往往相互排斥的弊病。要拯救国家于危亡和重建社会信仰,就需要教育独立,培育国民健全人格。“以美育代宗教”的审美主义不仅关乎人生之命运,而且更关乎社会变革之需。故而“以美育代宗教”旨在通过艺术和审美教育来建构新型文化教育体系,这是对现代社会进步的积极回应。美学家王元骧在《评蔡元培“以审美代宗教说”》中肯定了其推动近现代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认为这一观点正确阐明了艺术和宗教的同质性,可以唤起艺术家的责任意识和对自己神圣使命的坚守。联系到当前,在当下智识教育理念日趋普及的状况下,教育应给予受教育者更加完善的理性认知,专业艺术教育的话题因而也备受关注。但不可否认,智识教育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过于刻板地依循“心识见知”的实验性分析,比较刻板的程序化“宣教”,以及针对个人学习过程过度量化的教育评估等,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也或多或少有种机械性的束缚。相比较而言,专业艺术教育凭借艺术特有的形象性特征、情感性特征、审美性特征和创造性特征,实现人的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即感性表达与欣赏理解的和谐统一,从而在自觉接受中获得艺术化的启智教育,扩充了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更为重要的是,艺术教育通过培养情感认知,有助于提高人的自主创造能力,使人们在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活动中产生一种身心喜悦,从而进入一种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人生境界。因此,艺术教育的多重孕育及变换领悟,不仅让受教育者学会创造,也能够让受教育者体验新的感知。社会发展对艺术人才的培养提出新要求,学科建设的进程不断优化着专业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的人文学科意识和人文追求越来越受到重视。艺术的本质规定性中,内在地包含着人文学科意识,专业艺术教育的目的实际上是实现人文追求的可能性,培养具备人文素养的专业人才。为此,针对艺术学科提出的发展要求,既要体现专业艺术教育的特色,去除同质化,又要能够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全面素养的高质量人才。对专业艺术教育之本科教学的思考,一直以来就有着多方面维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以及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的革新,都需要更好地体现专业艺术教育之本科教学具有的全面发展的特色,这对于专业艺术教育及艺术学科发展有着积极的导向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