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对乡村美育帮扶机制、双向交流机制、美育名师进校园活动、乡村学校艺术展演活动、美育教师培养培训等提出明确要求,为乡村学校美育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乡村美育师资建设面临的挑战
当前乡村学校美育工作较为薄弱,师资力量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美育教师总量短缺。目前,全国美育教师在数量上不能满足总体需求,美育师生比较低,而乡村美育师生比更低。此外,乡村学校中美育兼职教师占比较高,乡村音乐、美术教师中具有专业教育背景的比例较低。专职美育教师紧缺导致部分乡村学校不能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弱化了美育在提升乡村教育整体质量中的作用。
二是现有乡村美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大量非专业美育教师无论知识结构还是教学能力都难以达到新艺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即使是专业美育教师,部分由于年龄偏大等因素的影响,专业知识、专业理念和教学能力也难以适应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需求。
三是乡村美育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短板。乡村美育教师参与省市级培训的机会较少。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和成本较高等因素,乡村学校承办或参与高质量教研活动的机会较少,乡村美育教师参与较高质量教研活动的机会也相对较少,同时缺乏名优教师和美育专家的引领,乡村美育教师个人专业成长面临短板,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以社会反哺充实乡村美育师资队伍
如何解决乡村美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美育浸润行动”提出要开展帮扶活动、鼓励美育名师进乡村、支持艺术院校参与乡村美育工作等。除了这些举措之外,社会反哺亦是拓宽乡村学校美育师资之路的重要途径。乡村基层政府或有关单位应创设条件,吸引有志于乡村教育事业的优秀人士以各种形式加入乡村教师队伍,为乡村学校美育工作贡献自己的才智。
以社会反哺的方式扩大乡村美育师资队伍,需要建立三种机制。
一是构建优秀退休美育教师的返聘机制。要建立校内优秀退休美育教师选聘与校外优秀退休美育教师引进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尤其是要重视吸引更多的城市优秀美育教师加入到乡村美育教师队伍中来,与乡村教师一对一帮扶,使城市优秀美育教师将丰富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带到乡村学校,融入乡村学校的美育教学和活动中,带动乡村美育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二是建立优秀退休艺术人才的引入机制。这些社会优秀退休艺术人才数量很大,而且许多人在某个艺术领域有很高的专业水平和实操能力,比如漫画设计师和工艺美术设计制作者,他们可能没有教师资格证,也缺乏教师教学工作经验,但是热爱乡村教育工作,乡村学校可以通过外聘兼职、购买课后服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将他们引进校园,在适当放宽职业准入要求的同时,对他们加强职业培训和监管,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三是制定跨学科联合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在乡村学校,美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承担着音乐、美术、舞蹈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尤其在当下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新背景下,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教学形式的复杂化要求教师“一专多能”。为此,需要整合多方面美育师资资源,通过集体教研等方式提升乡村美育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以此促进乡村美育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引导和激励更多人才走向乡村
多渠道补充乡村学校美育师资应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要以自主自愿为前提。通过社会反哺方式补充乡村美育师资只是一种呼吁和倡议,不是一种义务。优秀退休美育教师和社会各界优秀的艺术人才自愿为乡村学校美育工作助力,学校和社会应当鼓励、支持并创造条件,让他们融入乡村学校教育中,安心从教,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
第二,要完善相关激励与服务政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根据返聘人士的特殊贡献,加大表彰力度,让他们能够热心从教,提高他们教育教学的幸福感;增加对乡村学校的美育软硬件投入,完善相关培训制度,通过政策引导把优秀退休美育教师安排到美育师资紧缺的薄弱学校;针对社会上的优秀退休艺术人才,需要组织相关的教育教学培训,使其逐渐适应当地的教育教学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制度,将引进的美育教师的教育教学纳入到学校和基层教育管理部门的考核中,以较为灵活的方式进行考核管理,以有效促进这些优秀退休人士与本地美育教师的合作交流。
第三,要创造便利的生活条件,解决人才的实际困难。对于大部分加盟乡村学校美育工作的人士来说,学校应该按他们付出的劳动给予相应的报酬,同时在住房、交通等方面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对于这些外引人士,学校要因地制宜,发挥乡村学校空气清新、自然环境好等优势,让他们感受到乡村“田园生活”的美好,乐于融入乡村教育。更为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获得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工作的热情和创造性。